卫健委三定方案出炉:公立医院改革是重点!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9-13 11:4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9月10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下称《规定》),国家卫健委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已定。《规定》指出,国家卫健委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同时,内设机构数量由原国家卫计委时的22个减至21个。

  “医学界”注意到,公布的国家卫健委主要职责共十二项,仍以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工作为主线,其中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的正式归入国家卫健委。

  三定方案具体是怎么定的?

  职能转变方面,尤其突出强调了要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如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推进管办分离,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等。

  内设机构方面,新内设机构数量由原22个减至21个,原离退休干部局、机关党委并入新设置的保健局,新成立职业健康司、老龄健康司、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基层卫生司更名为“基层卫生健康司”,原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在新文件中不再出现。

  行政编制方面,文件显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525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0名、援派机动编制4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9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8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卫生健康监察专员10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2名)。

  据“医学界”观察,从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健康中国的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改革涉及医改、老龄化、控烟多方面内容,多部门协同合作会存在很大困难。通过本次机构调整,把多部门健康监督管理等职责整合,有利于今后卫生健康工作的推进。

  “深扒”一下三定方案,我们还会发现国家卫健委另外一项职能——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项职能的“并入”,还得“得益于”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已经取消。而在此前,这一部门是由国家发改委领导的。医改已经步入了深水区,利益分配和格局再调整阻力很大,现在把上述相关职责整合在一起,目的不言自明。

  为什么要这么定?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梳理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当然,任何改革都会涉及既有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涉及体制性变化和既有利益关系的调整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改革。国家卫生部门围绕利益关系调整的的重组和职能调整,也一直不断。三定方案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一些原来其他部门的职能归并,实现了学界多年呼吁的“大部制”管理目标。大部制可以明确责任主体,减少医改的内部摩擦和阻力,让协调更顺畅。

  遵循了哪些原则?

  机构改革至关重要,要建立有效分工协作、有效分工制衡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使改革真正得以推进。根据公布的三定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很明确,符合机构改革的总体原则。“大健康”的概念,基本成型。但也有人指出,原卫计委“变身”卫生健康委之后,职能似乎有所削弱,这一点无疑会影响到当前的公立医院改革。管理整合只是第一步,相比较之下,经办服务的整合才更为关键。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定方案中,不再保留国家医改办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意味着30多年前从卫生部独立出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跟卫生部一起成为了历史。但仍需注意的是,计划生育职责仍在卫生健康委员会中,三定方案中有“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明确表述。

  今后卫健委的工作重点在哪?

  三定方案一经公布,在医疗界引发广泛关注。那么,今后卫健委的工作重点在哪?

 

  首先,从马晓伟本人的履历中似乎可以略窥一二。作为一名“医疗人”,马晓伟有着长期在医疗卫生部门工作的经历,作为一名“专家型”官员,在担任卫计委副主任期间,马晓伟负责分管规划与信息、基层卫生、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分管规划与信息司、基层卫生司、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等部门。可以预见的是,卫健委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将会围绕强基层、公立医院改革、职称评审改革以及改善医疗环境上,回归医疗的本身。

  其次,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卫生健康职能的重组也必然要考虑到新的需求。医改步入深水区,利益分配和格局再调整阻力很大。医改几年下来,虽然期间原卫生部改名原卫计委,现在又组建新的国家卫健委,但摆在其面前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进展有限。简政放权、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让医疗人才自由流动,卫生部门回归有效监督、服务、管理的职责或许才是根本出路。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