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果有什么需要签字的地方,你做主就行!”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9-07-28 15:1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因为置PICC导管必须有家属签字,我们拿着已经打印好的签字同意书找到了病人的丈夫。

  按照程序,在每项有创操作前,医生护士必须把可能出现的风险向家属一一讲解清楚,并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疑问,当家属表示对风险有足够认识并完全理解的时候才能签字。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次签字,病人家属并没有表示出任何疑问,并且当我们还没有开口进行任何说明的时候,病人的丈夫就已经拿起了笔,快速寻找到同意书上能够进行签字的地方,干脆利落地将要落笔。

  我们立马制止了他的行为,并说明了签字必须要遵守的程序,他却说:我相信,你们所做的所有选择都是为了病人能够最大程度地康复,我相信你们绝对不会害她。

  他的信任,他对医护人员无条件的配合程度,让我们在这个医患关系敏感的时代,感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温暖。

  住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这位病人,四十多岁,丈夫说她是因为下车时不小心摔倒而导致的头外伤,送到当地县医院的时候还处于清醒状态,还能够与自己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但是在做CT的过程中,病人就进入了朦胧状态。

  最终,CT结果显示: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中线结构移位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必须手术的程度。

  迅速地进行完术前准备,医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把她安排在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然后随着各种仪器的启动,对其进行起了严密的观察。

  然而,所有的药物及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都没能阻挡病人病情继续发展的脚步。术后第三天,病人瞳孔开始一侧散大,之后迅速发展成双侧。急查头颅CT结果显示:颅内继发性出血,脑水肿加重。不得已,医生第二次对其进行了“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

  二次手术后,病人散大的瞳孔再也没能回来,那极不稳定的呼吸也无法达到身体所需的氧和。

  为了让病人享受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最优的医疗资源,为了不给自己留遗憾,也为了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病人丈夫在与当时的管床医生沟通后,决定把病人转到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市一级医院进行继续治疗。

  来到我们重症监护病房的这位“新”病人,在我们看来,严重程度是真的不一般。

  她处于中昏迷状态,双瞳孔散大,呼吸微弱且极不规则,血氧饱和度在正常给氧的情况下无论怎样都达不到90%,四肢肌张力高的时候,身体硬得像一条直挺挺的木棍,鼻腔内留置的鼻饲管在胃肠减压的情况下,不断有咖啡色的胃液流出。

  根据病人的病情,为了让病人能够达到足够的氧和状态,医生为病人开具了持续微量泵泵入镇静药物,在此基础上,利用机械通气的方法来辅助病人呼吸,以改善病人缺氧的情况。

  在病人营养的问题上,由于病人应激性溃疡暂时无法得到缓解,不能经胃管鼻饲任何营养物质,医生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通过静脉对其输入高营养物质,但这必须要有留置的深静脉作为支持。

  于是,就有了前面让家属签字置PICC导管的那一幕。

  病人育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中考,儿子正在读小学。病人受伤住院时正值中考来临,她的丈夫为了关键时候不影响两个孩子的情绪及学习,他白天待在医院,晚上还要回家陪伴两个孩子。

  那天置PICC导管让丈夫签字的时候,正是中考的第一天。他早早地把女儿送到了考试的地点,并安慰女儿一定要好好地审题、做题,不要为了妈妈的病情担心。他骗女儿说,妈妈的康复只是时间问题,自己就算倾其所有也要让妈妈好起来。

  在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在妈妈无法给予孩子温暖及鼓励的时候,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撑起这个家,他要尽自己所能,减少孩子内心的失落及无助感。

  于是,那天签完字他就匆忙地离开了医院,因为他要回家给正在参加中考的女儿做饭,让女儿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家庭的温暖。

  临走离开科室的时候,他又对医生说了签字时说的那句话:如果有什么需要签字拿主意的地方,如果我不在,你做主就行,反正你也不会害她。

  “反正你也不会害她”,这句既朴实又普通的话语包含的是对医生最大的肯定,也是对医生最有力的鼓励。这句话让医生连续值班30小时后的疲劳顿时消失殆尽,让医生对接下来大胆尝试的治疗方案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近些年来,随着一桩桩一件件伤医、辱医事件不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我们仿佛忘记了医患关系维持最需要的纽带,那就是——信任。

  家属不相信医生会从患者病情出发,认为医生每一步所采取的治疗方案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医生也不再笃定地认为,当自己冒着巨大风险采取的治疗措施一旦达不到家属所期待的效果时,自己能够不被指责。

  然而,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学科,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一个病人的病情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板让医生照搬执行,医生只能凭着自己毕生所学,根据病人整体运转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拿出自己认为最优的治疗方案。不管这种方案最终的效果如何,它都是医生深思熟虑为病人着想的产物,都是为了病人能够最大程度康复在做考虑,绝不是为了病人病情之外的任何一种利益。在生命这个神圣的问题上,任何一种理由都容不得半丝亵渎。

  所以,请相信医生。

  因为,你的每一次信任都给了医生一个为之冒险的理由。

  我们在就医的过程中,总是看重医生如何对待自己,只注重了自己的感受,殊不知感受人人都有,尊重它是相互的。

  我们在时时强调“医德”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自己在就医的过程中是否遵守了“病德”?所谓“病德”,就是病人及其家属在对待疾病问题和就医时所应具有的道德。

  曾经看到过一篇有关医学的文章,上面提到的“病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正确对待疾病的科学态度。医疗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服务,它不能完全以服务结果的好坏为标准。

  其二,文明、良好的就医行为。病人是人,医者也是人,都希望得到肯定、鼓励和尊重。没有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愉悦的心情,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三,信任、理解的正常心态。病人就医应以信任医者为前提,没有患者对医者思想上、技术上的信任,正常的医疗活动就难以进行。在当前医患关系仍然紧张的背景下,部分病人或家属总是抱着怀疑的心态看待医者的检查和治疗。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要么是抱怨、责难、挑剔医者,要么是请吃、送礼讨好医者,其结果势必进一步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其实,医与患作为医患关系的当事主体,最需要的就是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因为,当你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给予你的将会更多!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