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是农民朋友的健康守护神,村医不仅要在卫生室看病,还经常外出接诊、为公卫任务跑断腿的乡村医生走村入户,一直奔波忙碌最基层。村医不单是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农村最辛苦的人。
2020年,一场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国,乡村医生更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长久以来,这群人被上级部门所忽视,他们工资低、福利少,很多人就医、养老也很没有解决。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农村道路和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对医疗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偏远的农村,不仅是乡村医生待遇低,乡村医疗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很多人都愿意坐车到更远的镇上或者城里看病。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当代乡村医疗问题。
其一,村卫生室医疗设备严重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金短缺,医疗条件差,检查设备缺乏,很多医生仍然是采用传统“望闻问切”的方法来确定病因。因此,误诊情况经常发生。
其二,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差。
很多村卫生室没有病床,很多地方就是几排长椅子,上面再来些可以挂液体的杆子。而且药品也不齐全。前十几年,很多村医都是自己上山采药。当然,这样的地方肯定也没有食堂了,病人不管病情有多严重,在治完病以后,都得饿着肚子回家吃饭。
其三,乡村医生医学知识不足。
前几年,大家把村医生都叫赤脚医生,这些医生大多是师傅带出来的,没有受过正规专业的医疗教育,缺乏系统培训,医疗水平达不到治病的要求,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操作上也经常出现“打漏针”的情况。前几年发生的医疗事故,很多发生在农村。
其四,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
作为医生来讲,年龄越大,他们的临床经验越丰富,从这方面来讲,年龄老化不算什么劣势。但是,村卫生室没有吸引力,留不住年轻人,时间一长,容易出现在卫生院,医生少或都没有医生,面临关闭。这样,农民朋友生病就会出现就医难的问题。
总之,乡村医生和乡村卫生室的问题都是农村的问题,都是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绕不开医疗卫生振兴发展,解决就医难问题更是农民的期盼,特别是农村老人和腿脚不方便的人,更加期盼就近就医。
为此,乡村医疗体制改革,不能一关了之,应该从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入手,不断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加强乡村医生再教育,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农村医疗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把好事办好。亲爱的农民朋友们,对于乡村卫生室和医生的现状,您了解到哪些?欢迎留言大家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