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三大需求或将井喷!部分领域不受规划限制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12-11 12:15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在中国,办一家医院,需要面临多种多样的行政规划限制。

  12月4日,重庆卫健委印发《重庆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虽然相比各地姗姗来迟,但在社会办医方向仍有亮点。

  规划中提出,“对社会力量举办三级以上综合医院、二级以上专科医院、中医医疗机构、康复医院、护理院和符合资质的医师举办诊所不设限制”。

  可以看出,重庆对社会办医的突破主要集中在,对社会力量举办对三级以上综合医院不设限制,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明文提出的省级行政区。

  这一突破产生的直接影响是,社会资本举办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向重庆市卫健委申请牌照时,审批方将不再以没有规划布局理由拒绝申请。这对有意规模化的社会办医而言,准入门槛大大放宽。

  众所周知,准入政策直接决定了社会办医机构的规模和水平。伴随其他行政程序简化配套,成规模的社会办医机构或迎来井喷。

  三大紧缺的医疗需求,或由社会办医补充

  一直以来,非公医疗与公立医院的实力相差悬殊。

  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但在床位和规模上,2017年的公立医院床位数总和,仍是当年非公立医院总和的4倍多。对重庆而言,社会办医规模小、人员流动大的问题同样存在。

  那么,在公办医疗机构逐渐以医联体或区域医疗中心紧密抱团的当下,社会办医的空间在哪里?

  首先,在市场总量上,对床位数量做出预留。《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 1.5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按照重庆2015年人口计算,预留给社会办医的床位将超过4.6万张。

  其次,规划中透露,各地普遍存在的医疗需求紧缺地带,恰好也是政策鼓励社会办医进入补充的领域。

  其中便存在三大需求:

  第一是紧缺型专科医疗机构。尤其是儿童、肿瘤、精神卫生、康复、中医、养老、护理、健康体检和医学检验等新兴和亟需的健康服务机构。

  第二,在基层医疗机构领域,也需要大量的社会办补充。

  第三,部分省市还在鼓励高端医疗,作为公办医院的错位补充进入。

  对于重庆而言,规划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 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儿童、肿瘤、精神卫生、康复、中医、养老、护理、健康体检和医学检验等新兴和急需的健康服务机构。

  再次,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庆市,已面临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缺乏问题。2017年底,城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均未到0.5,远远低于农村。因而规划特别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在农村、边远地区、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等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举办医疗机构。

  此外,重庆也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各地社会办医如何回到市场调控?

  “医学界”查阅各地政策发现,近年为突破社会办医规划限制,多地进行了不同方向的尝试。这对应着多年来,社会办医一直尝试突破规划限制,回到市场为主的调控。

  首先被放开的,是诊所不受规划布局限制。2017年由国家层面正式提出,目前已有北京、福建等多省落地;而在部分地区,紧缺型专科医院也开始迎来市场放开,如江苏的三级康复医院设置数量不受规划限制。

  上海在营利性社会办医不受规划布局限制中无疑走在最前列。

  今年7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水平社会办医疗机构不受规划限制,并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改为“指引”,弱化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国家层面的最新信号是11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文《关于优化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准入服务的通知》,进一步简化审批,放开社会办医。其中首次提出要“逐步实现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数由投资主体自主决定”,业内普遍理解为,全国放开社会办医床位限制。

  这一政策此前仅在上海试点,专家认为此举将促进社会办医向个性化、中高端医疗发展。

  规划之外,各地亦逐渐走向“非禁即入”的政策利好时期,例如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提供专科医院,并引导社会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

  然而,不受规划限制仅是社会办医准入的一环。要让社会办医机构生存乃至井喷,仍需要更多政策配套的落地,例如医保配套、设备审批、医生资源的释放等等。
下一篇:失眠症患者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