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腥风血雨”即将重现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06-11 11:4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5月15日,国家联采办在上海药事所召开国家带量采购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涉及第二批国家带量采购的落地情况和第三批带量采购的启动。

  相关消息显示,第三批集采药品目录的统计截至时间为2020年6月底,进度快的话7月份就将启动全国集采。可以说,由于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导致很多药品的降价幅度巨大,新一轮带量采购必将再度陷入价格厮杀。

  “灵魂砍价”或将再度上演

  根据相关会议信息看,第三批国家集采将会沿用第二批方案中的一些内容,遴选产品范围为充分竞争的品种。具体而言,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中,过评企业≥3家的品种将更有可能被纳入。

  对此,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史立臣告诉健康界: “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低价者中标,进而降低采购药品的价格。多家企业竞争,这样医保局才有谈判的空间。”

  就带量采购而言,历次都少不了“灵魂砍价”。例如第二批集采的平均降价幅度便达到53%,最高降幅达到93%。这也意味,如果第三批国家集采延续第二批的竞价思路,相关品种的价格厮杀不可避免。

  那么药品降价幅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药企该如何做才能在市场浪潮中更好的“活下去”将成为第三批药品集中采购来临之前的一个显学问题。

  对此,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中国药企要做好思想准备,仿制药和原研药大幅度降价是大趋势,中国仿制药必须向科技创新领域有更好地发展,在药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对于生物药剂的创新性研发工作要进一步加快速度。

  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也认为,在全国集采的大背景下,仿制药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是价格的腰斩式下跌,另一方面是市场份额不断向优势企业集中。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药品的同质化,仿制药企业估值会不断向化工企业靠拢,仿制药企业不是好的投资品种。

  资本市场提前反应

  2018年底,“4+7”个城市进行了药品带量采购试点,拉开了药品集中采购的序幕,25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2019年9月份,带量采购从11个城市试点扩围至全国,25个中选药品价格在此前试点时降价的基础上平均再降25%。

  国家组织的药品采购有两大目标,第一,改变“仿制药”暴利的局面,鼓励药企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第二,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普惠病人。目前我国带量采购频率越来越密集,可以预计新一轮带量采购,必然会给医药界带来“血雨腥风”。

  民生药业产品战略总监、风云药谈撰稿人张廷杰告诉健康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出现,使得市场给医药股进行了价值重估。过往,大多数医药股的市盈率长期保持在30倍-40倍以上,而实行了集中采购后,大部分未能中标的仿制药股票皆出现了股价腰斩的现象。”

  而由于第三轮带量采购临近,近期被疫情所激活的医药股开始出现恐慌,相关股票又开始连续出现大幅度下跌。

  例如在5月16日,国家联采办在上海举行会议的次日,医药股便开始全线下跌,其中港股市场中,石药集团大跌超10%,泰凌医药跌近7%,中国生物制药和石四药集团跌超5%,复星医药、华润医药、康哲药业、三生制药均跌超4%。而A股市场中,紫鑫药业跌超4%,中新药业、葵花药等跌超3%,复星医药跌近3%。

  股票的下跌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第三批药品集中采购来临时的恐慌情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声音表示应该理性看待。中泰证券便在研报中认为,带量采购政策对于仿制药而言,将是长期不变的趋势,从长趋势上来说,仿制药利润率回归合理水平10%到20%。销售费用大幅下降,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中泰证券称,仿制药降价,对于企业而言出现分化,有能力的企业,有产能,成本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企业有望在这场竞争中胜出,虽然收入下降,但是销量大幅提升,利润受影响程度有限,对于有些做好准备的企业甚至可能出现利好。对于过去产能规模小,品种单一,能力有限的企业,受影响可能很大。

  哪些品种纳入集采的概率大?

  根据此前国家集采的情况,纳入集采的品种基本是有仿制药过评企业较多的品种,因此第三批带量采购有可能继续沿用三家及以上的竞争模式,即“2 家及以上过评+1家原研”,预计过评企业家数在2家及以上(不含原研)的品种均可能纳入下一批国家集采。

  平安证券分析师叶寅曾指出,目前已有大量通过一致性评价但尚未启动带量采购的品种,为带量集采提供了大量品种选择。

  截至5月20日,共有843 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涉及275个品种。除去“4+7”采购的25 个品种,第二轮集采的33个品种,第三轮带量采购超过200个品种可供选择。

  虽然过评品种多,但达到3 家以上过评的仍然有限。 叶寅预计,约有30 个品种满足3 家过评及尚未纳入国家集采的标准,因此这30个也是纳入集采概率最大的品种,包括二甲双胍口服常释/缓释剂型、卡托普利片、替格瑞洛片、氨溴索口服常释剂型、阿哌沙班片等。

  在公司方面,可能涉及本轮带量采购品种数量较多的上市公司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及中国生物制药等,相关品种的市场格局极有可能发生巨大变化。

  比如,石药集团及中国生物制药都完成了一致性评价的替格瑞洛片为过5亿元的大品种,但原研药企阿斯利康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原研的销售额达到了4.95亿元。

  而替格瑞洛片如果纳入到第三批国家集采,可能扭转原研垄断市场的格局。当然,阿斯利康在前几轮带量采购中参与积极,也可能降价保量维护自身的领导地位。

  除此之外,第三轮带量采购的范围可能会渗透到高值耗材的医疗器械领域。据国家医保局官方消息,5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主持召开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座谈会,听取部分企业和协会代表意见建议。此举被业内认为是耗材“国采”的前哨。

  高值耗材的全国集采在业内也早有信号,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微创医疗董事长常兆华便提交提案,建议对已开展带量采购的耗材品种,不再进行重复性跨区域、跨联盟带量采购。他认为,可在对试点地区的结果进行评估基础上,逐渐形成高值耗材品种全国联动机制。

  对此,史立臣认为,“高值耗材全国集采未来可行的方案是,由国家医保局统一授权,各省分别组织不同的产品代表国家进行采购谈判,这样企业也能不再进行重复性跨区域,国家所花的精力也会小很多。”

  注射剂品种很可能会被纳入

  除了口服制剂和高值耗材,第三批国家集采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还有注射剂品种是否会被纳入。

  从前三轮来看,注射剂品种数量并不算非常多。因为此前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政策一直不明朗,注射剂多数是以按仿制药3类、4类获批上市视同过评的方式获得参与国家集采的资格,比如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等。

  不过今年5月14日,随着国家药监局官网的发文,注射剂过评终于正式启动。文件明确已上市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品种均需开展一致性评价。

 

  对于该问题,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告诉健康界:“这还是要看一致性评价,只要同一品种有三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那么就能被纳入国家集采。”而张廷杰也认为,第三批国家集采和剂型无关,关键还是看是否通过一致性评价。

  史立臣则向健康界强调,即使在短期内注射剂的集采可能会被纳入国家集采之中,但是未来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越来越多,国家也很可能专门组织全国统一的注射剂集中采购。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