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放开,自主定价成“任性涨”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7-06 11:4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不提价就暂停供应,短缺药再上演“药荒”

  鱼精蛋白短缺逼停多地心脏手术,南京供应也很紧张

  救命药“鱼精蛋白”的供应短缺近日又陆续在各地上演。“去年6月1日,国家已经取消这部分短缺供应药品的政府定价,由企业自主定价直接挂网销售,为什么企业生产积极性还是不高?”采访中,不少患者提出这一疑问。

  鱼精蛋白,全称为“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是一种从深海鱼类精巢中分离出的抗肝素生物制剂,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常用药。心脏手术的患者在术中接受体外循环,为保证血液循环正常,医生会用肝素抗凝剂防止血液体外凝固。手术后,若血液还是不能凝固,会造成内脏渗血,危及生命。此时,鱼精蛋白就是“解药”,解除抗凝,以防大出血。

  “用量根据病人体重而定,平均一台心脏手术需消耗6支鱼精蛋白,去年我们共实施1000多台心脏手术,消耗鱼精蛋白约7000支。”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告诉记者,大约两个月前,鱼精蛋白的短缺在圈内陆续传起,“那时医院药剂科就着手储备,四处调剂,如果不是早做准备,目前已经无法进行心脏手术了。”

  鱼精蛋白“供应短缺”已不止一次上演。此前原因多集中于价格低、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卫计委等联合出台药品价格改革指导意见,包括鱼精蛋白在内的1000多种此前出现过短缺供应的药品全部实现企业自主定价。目前,鱼精蛋白的南京市场价格已由原先的9元/支上调至11元/支,“价格上调后,供应一直稳定,但今年春节后,供应紧缺的风声四起。”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可能是价格上调的“前兆”。

  不提价就暂停供应,自主定价变成“任性涨”

  “实行企业自主定价后,有的药品因市场竞争充分,价格下来了;有的药品因生产企业少,价格上涨比较厉害。总体而言,降的远不如涨的多。”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纤维蛋白原由340元/盒涨至925元/盒,上涨最离谱的一种药品价格已经翻了近10倍,即由7.9元/盒一下子蹦至68元/盒。而根据苏州、镇江两地新一轮药品采购价格监测显示,实行企业自主定价后,两地区的上涨幅度均较大,“鱼精蛋白近期南京市场供应偏紧可能受苏州、镇江两地新一轮谈判价格影响,目前苏州地区的鱼精蛋白价格已上调至21.9元/支,药企要求南京市场也涨至同一水平,否则会影响后续供应。”这位业内人士说,企业这样的“任性涨”不仅加重了医保负担,也与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宗旨不符。

  “根据国家出台的意见,企业实行自主定价后,药品价格应由企业与医疗机构谈判所定,政府无权干涉,但现阶段面临着诸多尴尬:一方面,药品加成取消后,医疗机构的谈判积极性并不高;另一方面,如果每个医疗机构与企业去谈,一种药品在一个地区可以出现多种价格,医保按照什么价格进行报销就无法统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部分企业“任性涨”,他们正着手约谈让药企理性面对市场。

  保证药品正常供应 离不开政府有形的手

  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兵坦言,实行企业自主定价后,国家基药目录中的部分药品及低价药都不同程度上调了价格,该企业根据原料药价格的调整,在保证企业有利润的前提下也进行了价格微调,“药品价格上调后,很多此前消失的药品又重回视线,上个月,我们企业就恢复了停产几年的抗抑郁药物奋乃静的生产,这对百姓而言是利远大于弊。”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则表示,竞争再充分的领域也不能离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一旦离开,企业的市场逐利行为会变得非常任性。在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当下,讲究的是医保、医疗和医药的“三医联动”,若想确保药品的正常供应,政府调控的手段必不可少,既要限制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也要防止低价恶性竞争,而对过于小众化的药品,政府需进行指令性生产。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