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雪崩"!带量采购大幅降药价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12-10 11:12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4+7带量采购”试点行动,带来相关药价最高降幅96%,平均降幅52%。同时也引发了医药上市公司股价的大震动:2天内,300家上市医药公司,市值缩水3000亿元。

对此,一位本土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用“好惨”二字形容当前复杂的情绪。

1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启动部署会。试点办、联采办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试点办负责人表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是对既往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除了采购的药价降低之外,采购量也与之前的预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有机构预测,将从占比60%~70%的采购量减为30%~50%。

面对量价双降,业内更多的是疑虑:一方面,带量采购是否会挫伤药企利润与创新能力,药企将如何生存?另一方面,带量采购能否修成正果,让老百姓获得低价高质的药品?

业内忧虑药品质量隐患

4+7城市带量采购,是对既往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旨在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药价虚高问题。

1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启动部署会。试点办、联采办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联采办负责人表示,根据权威部门调查资料,在药品销售价格中,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仅占了较小的部分。因此,拟预中选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后,挤掉的主要是销售费用等“水分”,药品生产企业“还是能赚钱的”。

以正大天晴为例,其恩替卡韦分散片预中选报价为0.62元/片,以最近三年该药品最小规格平均价来计算,价格降幅达到90%以上。对此,正大天晴董秘7日表示:“肯定不会做赔本生意。2019年应该还好,现在我们也还在测算中。未来价格联动速度,和获得患者的增量还在测算。”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恩替卡韦价格降了九成,如此降幅下怎能赚钱?该品种的合理成本在0.8~1元/片,与正大天晴所中标的0.62元/片,还存在着一定距离。

市场的波动,也表明了这种担忧的存在。12月6日国家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公布后至12月7日,正大天晴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的股价累计降幅超过20%,市值蒸发近200亿港元。12月7日,其母公司紧急动用1.67亿港元回购3099.1万股,力图稳定自身股价。

其实,在中国的药品降价和招标历史上,屡次出现“低价中标死”和降价药短缺。

2010年中国医药界低价中标蔚然成风,表面上确实达到了药价低的目标,可是,质量却不能得到保障。2010年9月15日,安徽公布的基本药物第三批中标结果中,蜀中制药120片规格的复方丹参片(薄膜衣片)中标价为2.99元。而按照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该规格复方丹参片最高限价为14.1元。2010年8月30日公布的一批中标结果中,蜀中制药10g×20规格的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为2.35元,而国家指导价为10.8元。

以“价格杀手”被市场熟知的蜀中制药,最终以停产、GMP证书没收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曾开展30多次降药价措施,但这些药品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短缺,如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治疗儿童肿瘤的放线菌素D等多种廉价药,都曾出现断供情况。

有专家认为,中标药企价格下降得有点太厉害了,可能会造成不可持续的情况。届时供应不上或是出现质量问题,可能比价格问题还严重。售价承压的药品,又要迫于政策压力保证供应,质量隐患可想而知。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史立臣对第一财经表示,医保局未来依靠带量采购大幅度压价是有事实根据,上市公司很多营销成本达到了60%以上,这个比例就是医保局大幅度压价的依据。

采购量占比或低于预期

带量采购实际效果能否达到政策预期?采购量的多寡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此前的9月11日,联采办召开了工作座谈会,拿出来了带量采购的方案,根据方案,将拿出试点城市60%~70%的市场份额给中标企业,剩余用量的30%~40%,各医疗机构仍可采购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其他中标、挂网品种。也就是说,其他企业只能分享剩余30%~40%的份额。

这个计划的“采购量”能否真正落地,将决定其对行业的冲击有多大。

银河证券近日测算的结果显示,本次集采量占试点城市用药需求总量的30%至50%。这与此前官方确定的60%至70%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有可能成为影响该政策推行效果的一个关键之处。

史立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带量采购重要的是先有量,而且用具体的数据来谈判价格才是真实的带量采购。但既往带量采购的量仅仅是以一省或一市使用量的模糊语言,没有明确的数据。

“拿用药量的占比来谈判,这是不可控的,这个比例在实际医生用药和医院采购中根本就没办法控制。”史立臣说。

试点办负责人于7日称,近年来,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对推进药价回归合理水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量价脱钩。现行招标采购中,普遍只招价格不带量,企业缺乏销量预期,难以实现药价明显下降。

而此次是坚持“带量采购”。“这是本次集中采购试点最大的亮点。联采办汇总了11个试点城市的用药数量,在采购公告中明确了每个品种的采购量,给药品生产企业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其根据采购量自主报价申报,杜绝‘带金销售’现象。”试点办负责人称。

如果按照研究机构的预测,预定60%~70%的采购量减少到30%~50%,那剩余的市场空间被操控的可能性就有所加大。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此次带量采购的数量是由各城市自主汇报的,各城市按照公立医院60~70%的用药需求来上报的,标书中的药品需求量是对各城市数据聚合之后的数量。

机构数据与之前官方数据的不同可能是因为统计口径的差别,证券公司、企业、政府都有不同的口径。各城市汇报的主要是公立医院的用药需求,从市场分析的角度来看,机构可能会将药店、部队医院、民营企业等用药需求也作为基数来进行计算。 一位接近医保局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带量采购并非带比例采购,企业应该关注标书中的量而不是纠结于比例。带量采购对于企业来说是以数量换价格,这个是最明确的。

“可以肯定的是,流标品种和剩下50%~70%的地方与医院自行采购空间,加上其他未纳入集采降价的品种无疑将变本加厉地补上降价品种所留出的空档。”一位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带量采购能否节省医保资金,目前仍然不乐观。

作为乙肝治疗的主要药物恩替卡韦在带量采购中,其质其价都关系到8600万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正在治疗的有3000万。

但目前在乙肝治疗药物中,并非只有仿制药恩替卡韦,带量采购外的市场上还有其他的强劲药物。11月8日,吉利德公司的乙肝新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Vemlidy/TAF)在中国上市,该药并已经被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推荐为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一线药品。

这款原研药乙肝药物未来要拼的空间,便是带量采购外的50%~70%的市场,患者如何承受?医保如何应对?还将成为一个问题。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