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使用这种常用降压药,可能引起急性肾损伤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09-17 12:0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血肌酐水平和高剂量尼卡地平与脑出血患者急性肾损伤相关

  脑出血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和肾脏不良事件(AEs)往往使病情复杂化,对预后十分不利。

  为确定脑出血患者发生AKI和肾脏AEs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以及AKI和肾脏AEs对脑出血患者死亡或残疾的影响,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Iryna Lobanova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并于近日发表在权威杂志《Stroke》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数据,该试验将1000名初始收缩压≥180mmHg的脑出血患者在症状发作4.5小时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标准降压组,目标收缩压为110-139mmHg;

  一组强化降压组,目标收缩压为140-179mmHg。通过测量随机分组后3天的每日血清肌酐水平来确定AKI情况。

  在1000例患者中,共有149例(14.9%)患者出现了AKI,按严重程度分为I级、II级、III级,分别有132例(13.2%)、11例(1.1%)、6例(0.6%)患者;有65例(6.5%)患者出现了肾脏AEs,进一步分为轻度41例、中度20例、重度4例。与标准降压组相比,强化降压组患者出现肾脏AEs的比例更高。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基线血清肌酐≥110μmol/L与AKI风险增高相关(比值比OR,2.4;95%CI,1.2-4.5),也与肾脏AEs风险增高相关(OR,3.1;95% CI,1.2-8.1);

  较高的尼卡地平剂量与AKI风险增高相关(OR,1.003;95% CI,1.001-1.005),也与较高的AEs风险相关(OR,1.003;95%CI,1.001-1.006)。

  与没有AKI的患者相比,有AKI的患者在90天内死亡的比例显著增高(14.1% VS 5.4%),90天时死亡或残疾的比例也明显更高(53.0% VS 33.8%)。AKI患者在90天时有较高的死亡风险(OR,2.6;95%CI,1.6-4.2)和死亡或残疾(OR,1.5;95%CI,1.3-1.8),而肾脏AEs与死亡或残疾不相关。

  由此可知,较高水平的基线血肌酐和接受较高剂量的尼卡地平与脑出血患者急性肾损伤和肾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明显相关;而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与脑出血患者3个月时较高的死亡率或致残率相关。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以MRI作为初始成像方式,血栓切除术后无效再通率更低

  机械性血栓切除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是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的重要治疗方法,具有压倒性的疗效,但仍有很多患者长期预后不佳,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高于4分,生活质量差,这种情况被称为无效再通(FR)。

  已知的FR预测因子包括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手术时间等。但患者选择的初始成像方式对FR发生率的影响仍不清楚。

  为探究初始成像方式的选择是否与MT后无效再通率有关,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Urs Fischer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假设成像方式(MRI vs CT)会影响哪些患者接受MT治疗的决策,从而导致不同的FR发生率,并基于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国际性、非随机观察性研究评估这种相关性。

  研究分析了2009年至2017年间纳入的2011例患者资料,其中,999(49.7%)名患者为女性,中位年龄73岁,690例患者初始成像方式选择了MRI,1321例患者选择了CT。

  对基线差异进行调整后分析发现,初始成像方式选择MRI或CT与随后的MT发生率无关(校正比值比aOR 1.048,95%置信区间CI 0.677-1.624)。

  通过临床访视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MT治疗后90天时的mRS评分,若mRS评分为4-6则视为FR,2011名患者中仅有1489名患者获得了90天时的mRS评分,并纳入随后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1489名患者中,38%(571/1489)的患者为FR,其中26%(393/1489)的患者mRS评分为5-6。与MRI相比,基于CT的选择与无效再通率增加相关(44% vs 29%,P<0.001;aOR 1.77,95%CI 1.25-2.51)。

  由此可知,与CT相比,MRI作为初始成像方式,机械性血栓切除术后无效再通率更低,作者推测这与MRI能够提供更清晰的信息有关,更有利于在复杂的临床情况下促进治疗决策。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初始成像方式在无效再通发生中的作用。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偏头痛不增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风险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而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DCI)是其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扩散性去极化(Spreading depolarization, SD)在DCI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偏头痛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扩散性去极化,由此推测,患有偏头痛的aSAH患者发生DCI的风险是否增加呢?

  为探究这一问题,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的Hendrikus J.A. van Os医生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结果于2019年9月1日在线发表于《Stroke》杂志上。

  研究人员纳入了来自荷兰3家医院的aSAH患者,并通过简短的筛查评估偏头痛史。DCI是指持续超过1小时的神经系统恶化,除去再发出血、脑积水、脑水肿等其他原因。

  共计纳入了582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女性占71%,大多数患者患有轻度至中度的aSAH,其中108例(19%)有偏头痛史,包括57例有偏头痛先兆者。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

  与没有偏头痛的患者相比,有偏头痛的患者发生DCI的风险b并没有增加(22% vs 24%,校正危险比aHR,0.89;95% CI,0.56-1.43)。

  对年龄和性别相互作用的评估显示:

  有偏头痛先兆(aHR,0.74;95% CI,0.39-1.43),女性(aHR,0.88;95% CI,0.53-1.45),年龄小于50岁(aHR,1.59;95% CI,0.72-3.49)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均未增加DCI的风险。

  而在偏头痛年轻患者中,偏头痛病史与年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DCI风险增加有关(P= 0.075),但纳入亚组分析的人数有限。

  由此可知,偏头痛一般不会增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风险。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年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偏头痛史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