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2015《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发布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9-10-08 12:05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2016年1月26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15《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在发布会上,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及众多专家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

  具体如下——

  吸烟这种危害健康、带来大量疾病、残疾与死亡的劣质生活习俗已到了必须淘汰的时期。代之而起的应当是无烟的、健康的生活习俗。淘汰期到来的标志,就是2003年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签订——在很短的时间内,《公约》的签署方已达180 个国家与地区,成为支持率最高的国际公约。

  中国是最早签约的国家之一,又是全世界吸烟人数最多,卷烟产量最多,因吸烟导致疾病、残疾与死亡数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的签约,表明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保护当代和子孙后代避免由于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而遭受毁灭性的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后果。

  从《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2006年)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公约》生效6年后的2012年12月,中国制定了第一个《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至今,这个实行只有三年的《规划》也到了收官之时。

  十年履约,三年《规划》,中国的控烟进展如何?差距怎样?本报告从民间视角,实话实说,略作点评。

  一、控烟十年面面观

  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时,缔约方一致认同以下六项有效的控烟策略(EMPOWER):

  M:监测烟草使用,评估公约履行情况;

  P:保护人民免受烟草烟雾危害;

  O:提供戒烟帮助;

  W:警示烟草危害;

  E:确保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R:提高烟税。

  即据此六项策略,作控烟十年面面观

  1.监测烟草信息系统初步建成。

  烟草使用、烟草相关疾病流行、控烟政策效果评估等监测信息系统已逐渐建立并初见成效。适时监测中国控烟现状及进行效果评估可使政策制定、措施调整得以建立在切实的科学证据基础上。六项策略中,此项做得最为细密、切实。中国吸烟危害之严重,危害认知之不足,控烟工作之紧迫,都有确凿的监测数据证明。

  工作的差距,不在监测本身,而是监测结果尚未得到决策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未能根据监测得到的结果及时调整各项控烟措施,以有效地推进中国控烟工作。

  2.公共场所禁烟有较大进展,但距全面推行尚远。

  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保护民众免受烟草烟雾危害的主要措施。控烟十年,这一方面有明显进步。表现在:

  2013年岁尾,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发布,是一个正确的导向,各级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状况有明显收敛。领导带头的单位,公共场所禁烟就比较顺当。

  中国大陆有公共场所禁烟立法(包括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城市18个,其中尤以2014年《北京控制吸烟条例》同《公约》要求最为接轨,具有标杆意义。公共场所禁烟政策在立法城市得到广泛的支持,二手烟暴露有明显降低。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已有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城市覆盖的人口仅约为10%。同“十二五规划”及《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要求的“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目标,距离尚远。当务之急,应尽快推进全国性的公共场所禁烟立法,以保护最大多数人不受烟草烟雾危害。

  3.《广告法》修订可圈可赞;《慈善法》(草案)可点可评。

  “全面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是《公约》提出的一项重要控烟措施。在将《公约》译为中文文本时,中国烟草业代表坚持将“全面”译为“广泛”,但无法改变“所有”一词的译法,造成了中文文本“广泛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语义上无法调和的矛盾——既是“广泛”就不是“所有”;若是“所有”就必当“全面”。

  修订后的《广告法》,事实上排除了烟草业对《公约》的篡改,如果得到准确、认真的执行,中国将基本实现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但仍要警惕烟草业对《广告法》作有利于烟草营销的歪曲解读。因此,需要有实施细则,对可能出现在执法中的争议,给以明确的界定。如“大众传媒”、“公共场所”、“特殊人群”、“软性广告”、“变相广告”、“间接广告”等等,以便执法有所依皈,违法无从遁形。

  烟草业利用“慈善”赞助,来达到烟草广告与促销的目的。这与“慈善”背道而行。2015年在《慈善法(草案)》二读时,听取专家意见,写入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烟草制品及其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法律法规禁止宣传的其他产品和事项”,可圈;但对照《公约》及其“实施准则”的精神,专家们仍坚持:应当对烟草赞助全面禁止。

  在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如,紧密监督烟草广告与各种变相烟草广告;警惕烟草业变换手法促销烟草;制止烟草业借赞助之名,行促销、营销之实,等等。尤其应当坚决制止的是烟草销售点违法向青少年售烟。据最近发布的《北京小学校周围烟草销售调查》报告,即便在首都北京,中小学校周边百米内仍有不少分布在便利店和杂货店的烟草销售点,未成年人购买卷烟,84.6%未遭到拒绝。拆零方式向未成年人售烟情况屡有发生。

  4.提高烟税,价税联动,需再接再厉。

  “使用税收和价格手段实现控烟目标”,是指以提高税收的手段,促使烟草制品涨价,使吸烟者减少消费,达到控烟的目的。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郑重推荐的重要控烟措施。

  自2009年起,我国对烟草有过两次调税,但价税未曾联动,控烟效果并不理想。时隔六年,2015年再度调整烟草消费税,并同时对卷烟零售价进行调整。这是以税控烟的尝试。但这次调价之后,中国卷烟的价格依旧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类,由于居民收入的提高,买烟的支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还在降低,不足以有效遏制烟草消费的行为。所以,这次价税联动调整烟草税,只能是起点,不应是终点。烟草税的调整应当小步快走,使之常态化,以收控制烟草消费,保护公众健康之效。

  5.警示烟草危害,远远落后。

  实践证明,最直观、最经济、最普遍、最有效的吸烟危害警示方式,是在卷烟包装上印制告知吸烟严重危害的警示图形。截止到2015年5月,世界上已有85个国家/司法管辖区采用了图形警示。其中,有60个国家图形警示面积超过50%,最大的已达烟盒正反面的90%以上。

  这一最有效的警示方式,由于中国烟草业以可能引起税利迅速下滑为由,竭力阻挠,至今未得采用。

  —实践证明,现有的烟害警示无效,公众对吸烟严重危害的认知严重不足。中国的“美丽烟包”严重误导着吸烟者,应当尽快将警示图形印上烟包。

  一方面百般阻挠警示图形印上烟包,另一方面,又多方散播传言,淡化吸烟危害,制造“低焦低害”的谎言,蓄意弱化公众对吸烟严重危害的警惕,也大大削弱着吸烟危害教育的有效性。《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吸烟危害的知晓度仍处低位,对所谓“低焦油低危害”的错误宣传,知其谬误者只有24.5%,误以为是,或不能回答的仍在75%以上。

  6. 戒烟服务面临困境

  从调查数据看,吸烟者中有39.6% 有戒烟意愿,这一比例远低于控烟先进国家。但成功戒烟者仅14.4%。所有曾经和现在吸烟者中,成功戒烟的人数,5年中也只增加了1330万人,在3.16亿吸烟者中,其数甚微,还不及新增吸烟者的数量。

  卫生部门为戒烟帮助,作出过很大努力,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版)》;建立戒烟咨询热线(12320),已覆盖全国已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国内覆盖地域最广、戒烟咨询专员数量最多的戒烟服务热线;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提供戒烟建议的比例较2010年有较大的提升。但报告显示,戒烟门诊就诊率低,难以为继。

  戒烟门诊难以为继有多方原因,其一,在控烟教育中没有强调烟草依赖是一种疾病,强化医学戒烟的地位,将患者导流到医院戒烟门诊或戒烟热线的工作做得不够。其二,没有把戒烟治疗纳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范畴,让戒烟者得到有效药物的治疗。但这两点至今均未做到。不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如果,对戒烟治疗的各种困难没有一个通盘设计,提升戒烟服务能力,增加戒烟率终究会是一句空话。

  二、喜忧参半说控烟

  中国控烟有进展,有成效,但道正长,路艰难。

  1. 吸烟水平居高不下。《规划》制定的目标并未完成。男性吸烟率仍居高位。吸烟总人数、烟草消费总量都还在增加。青少年吸烟状况也不容乐观。

  2. 尽管对“二手烟危害”认知有明显提高,但吸烟危害知晓率仍处低位。

  3. 控烟需要投入。控烟任务繁重,目前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甚远,人力财力都显不足。需要建立健全国家烟草控制筹资机制。

  4. 由八部委组成的“控烟履约”领导协调小组,工作不力。作为领导小组成员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同时就是烟草总公司,而烟草业的经营目标与控烟目标背道而驰,怎么可能认真控烟。中国控烟存在的许多问题,其源盖出于烟草业的抵制与阻挠。

  三、怎样加快控烟进程

  1.控烟是一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行动

  真正把控烟看作一项关系人民健康、每年百万余人死亡的大事,以正其心:真正为挽救国人的生命去履约去控烟,以诚其意。

  2.加快国家层面控烟立法

  不但要有国家层面的公共场所禁烟立法,还应当有《国家控制吸烟法》,将烟害控制列为国民健康基本保障,使经济的、教育的、法律的、医学的多重措施综合发挥作用。

  3.立即制定新的控烟五年规划

  新的五年规划应以最大限度保护人民免受烟草危害为目标,大力推进控烟履约工作。

  4.提高控烟领导机构工作效能

  烟草业的利益与控烟目标根本抵触,应当排除在控烟履约领导小组之外。排除干扰,才能提高效能

  5.立即实施图形警示上烟包

  在中国周边,除日本、朝鲜、韩国外,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了图形警示。

  中国的两岸四地,只有中国大陆警示图形尚未印上烟盒。

  期待这一决策在2016年能够实施。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