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神外医生别累着,这事和你有关系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9-02-14 14:5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看了这题目,你一定想,“这,管我屁事?”可你看了下边的文字,你会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这事真的和你有关系。

  周五(12月9日)下午2:00走进神经外科病房,护士们正忙着给患者换气管插管、打针、发药、处理医嘱,医生办公室里两个神经外科的男大夫一个低头敲电脑、一个正和家属谈病情。我的到来他们似乎没有看到。临时接替休产假护士长工作的护士高威和我打招呼,我一说是来采访的,高威赶紧招呼医生们,“说说你们这周忙什么呢?”

  “手术、急诊手术、写病历……”

  陈世超是今年10月份从外院调进地坛医院的,“简单归纳一下我这周的工作模式,就是手术、急诊手术、写病历……,这周还没回过家。两天都是半夜或是凌晨下的手术,太晚了回不了家了。”

  旁边的护士插话说,他孩子才10个月,顾不上照顾孩子。

  说起孩子陈大夫说,“以前在那家医院时,孩子接种疫苗的事都是我包,到地坛医院以后这事我就管不了。前些日子,媳妇实在忙不过来,只好回老家住去了,家人还能帮着搭把手儿。现在有微信了,可以和媳妇微信视频,看看孩子。瞧,这就是我儿子。”陈世超把手机里儿子的照片拿出来给我看。

  “今天我要完成4个病历。但愿别来急诊”

  坐在陈大夫后边的王小永也是新近从其他医院调到地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他说:“我今天值班,一共收了两个病人、出院两个病人,需要完成4份病历,但愿别来急诊,要是来了急诊,明天周六下夜班肯定走不了。”

  “呸、呸、呸!”一边的高威赶紧说:“可别念叨,太累了,今天主任这手术到现在还没下来呐。昨天手术到11点、前天到了凌晨。累死人的节奏。”

2

  每天累成狗的医生们怎么想?

  就在我和两个神外的新人聊的时候,手术室第6手术间一台动脉夹闭手术正在进行中。由于手术室规定严格,我没去手术室看现场。可从现场发回的图片可以看到,冯恩山主任带着他的小伙伴李培亮、曹杨、梁博正忙着。这个曾经被同事们誉为“24小时全天候”的医生,如今的工作模式似乎有所改变,原来是24小时在医院宿舍随时准备上手术,现在是每天要上提前安排好的择期手术、还要上急诊手术,5天+2天几乎都是手术日。这一周没有正点走过,连晚上十点前下班都觉得“今天下班早了。”

  护士王芳负责电生理监测,每台手术她必须跟到底。本来以为自己捡了个轻省活儿,没想到这下彻底套牢。医生几点手术结束、她几点收摊儿,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可管不了。高威说,还有手术室的护士、麻醉医生们也一样辛苦。

  你看了上边的文字一定大叫:这是什么工作啊?这么忙、这么累!可他们不这么想。

  原来从不忙的医院调进地坛医院的王小永、陈世超后悔吗?两位医生像商量好了似的:“不后悔!因为太喜欢神经外科了。”“后悔什么,就爱神经外科。”

  致敬

  虽然苦、虽然累,但是他们乐在其中。辛苦了,神经外科的医生们、还有护士妹妹们,向你们致敬!

  一句“致敬”的话说出来很轻松,可我更想说:“你们停下休息一下,人不是铁打的,总绷着,早晚会累趴下的,可面对冬季脑血管出血病人的增多,他们只能咬牙坚持。我只好奉劝大家冬天注意身体,让突发的脑血管意外不要发生,这事和你有关系了吧?!这样我们的医生们、护士们就能喘口气儿了。

  后记 

  周五晚七点多,在台上和冯恩山主任手术的李培亮医生发来微信告诉我,手术结束了,“但是另一个病人脑积水加重了,我和梁博或者王小永上(手术),要给他做一个脑室穿刺。”

 

  得到这消息,我想一个脑室穿刺,不会太长时间,今天他们可以十点前回家休息了吧?可是我错了。手机在凌晨0:03提示有微信,培亮说,因为前边加了剖腹产手术,脑室穿刺后延了,这会儿刚下台。

  我无语了,手术结束了,可病程记录要记。那天他们的工作几点结束的,我在微信朋友圈里找到了答案。次日早上,我看到与培亮一起手术的梁博医生2:32发的微信:“这点儿还能打上车并且顺利到家。”培亮打趣回复道:“成功地避开了拥堵。[胜利][胜利]!”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