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气溶胶传播,麻醉医生的防护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02-13 11:15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2月8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进展新闻发布会上,有专家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或存在气溶胶传播。此消息一出,迅速在人群中炸开了。很多人都在惊呼:天呐,连呼吸都会感染?

为了避免已如惊弓之鸟的民众恐慌,中国疾控中心果断派专家出面解释。针对气溶胶传播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尽管解释的已经非常科学、客观,但民众仍觉得这种传播很可怕。甚至有的人会觉得,打开窗户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会被传染。一时之间,紧张情绪再度升级。

其实,气溶胶传播并未可怕到那种程度。随后,权威专家纷纷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了回应: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侗曾认为,气溶胶传播本身不是一个新奇的途径,人们被感染的最大可能是:在一个密闭环境下,有大量的病毒释放。

贵州省人民医院应急办公室科长李杨认为,气溶胶多是患者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产生,一般常见于医护人员为患者吸痰、插管等治疗中。 “气溶胶传播”并不意味着空气中病毒弥漫,不要误解。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气溶胶学会秘书长曹军骥表示,气溶胶传播的威胁并不太大,因为气溶胶传播的浓度很低,而且概率也很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表示,由于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医用口罩(或者防雾霾的口罩)可以阻拦这种粒子。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主要分布在高空,随风飘走了,人吸到的可能性不大。

总体来讲,只要不被确诊病例的喷嚏喷到,一个免疫力正常的人,很难在空旷的空间内被传染。因此,还是那句话,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被感染机会。

民众的防护已经有了明确的方法,而有一群人似乎被遗忘了。当前人们的目光几乎都集中在了重症监护室、感染科或者呼吸科,很少有人会想起手术室麻醉科这个部门。

随着限制人们外出,意外伤害的手术类型确实大幅度下降。但是,很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不可能会因为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而自愈。有些实在扛不住的病人,最终还是得来医院治疗。比如,大家常见的阑尾炎、胆囊炎等。

既然涉及到手术,就一定会涉及到麻醉。为什么要单单把麻醉拎出来?因为,麻醉医生是离病人气管最近的人!

可以说,本次曝出气溶胶传播途径,最担心的应该是麻醉医生才对。在实施全身麻醉过程中,病人的口腔是大开的。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口罩最大的防护价值是防止已感染者的飞沫传染到其他人。而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麻醉医生不可能用口罩把病人的口鼻罩住。

为了防止被感染,麻醉医生只能采取使用一次性插管工具、戴手套、戴护目镜和口罩来防护。但这样的防护,对于相对密闭的手术室效果如何呢?

更为严峻的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超长的潜伏期,很有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病人是已感染者。这样的情况,会直接导致手术室医护人员按照正常的无菌要求防护而产生防护漏洞。

面对复杂的情况,一方面,建议麻醉医生要继续保持最高级别的防护;另一方面,建议非紧急情况,尽量不要要求医生做手术。

欢迎关注麻醉MedicalGroup,收看更多医疗行业爆料猛文~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