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发热畏风,还咳嗽口渴怎么办?清代名医陈平伯教你这样做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02-19 11:02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儿时总被长辈要求吃青菜降火,喝草药降火,没有饮食自由的岁月里不知被灌了多少“祛火”、“排毒”的汤汤水水,后来上大学学中医时被老师一摸脉,叹道:“你脾胃不好哇,小时候输液打针有点多哇,或者清热药吃得也不少。”我一惊,猛点头。

虽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但这饥寒不应当是家长人为给予的啊,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饮食起居不当极易影响阴阳平衡,何况小儿能够生长发育得靠阳气的大力推动,使用太多清热药来降火乃灭其生长勃发之机啊!诸位想想,哪一株幼苗不在阳光沐浴下就能茁壮参天的?

那过去老一辈为何又如此热衷于“祛火清热”呢?因为我们确实会遇到不少“上火”的表现,比如发烧、出黏汗、面红耳赤、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等。不过,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上火”可因胃热,可因痰湿,可因湿热,甚至也可以因为风寒,不同的“上火”可以有不同原因,不同的原因需要用不同的方药切中要害,简单把症状缓解了只会给疾病打伏击战的机会,找到病因逐邪而出才是良医所为,双黄连、莲花清瘟等都是好药,但是不能随意使用!

清代温病学家有很多,叶天士、薛生白等老先生自不必说,但另有一位温病学家后世知道的比较少,他就是清代名医陈平伯,他的代表作《外感温病篇》被收录在王孟英所著《温热经纬》中,最让人称赞的是他对风温一事的论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无不详尽,篇幅虽不多,但力求论清这一个病,不比后世博而杂、广而浅的许多论著好多了吗?

陈先生有一方,简单至极,比治风温的名方桑菊饮、银翘散都更少,这不意味着陈先生的方就更高超巧妙,私以为方少有高下之分,皆妙在辨证准确上,妙在具体人、具体病证上,当下的病机都不同,方有什么好比较的,只有适合不适合。那陈先生的方是什么呢?又适合什么呢?

陈先生的方叫陈氏凉解表邪法,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呢?据《外感温病篇》记载,全方由“薄荷、前胡、杏仁、桔梗、桑叶、川贝”等中药组成的。主药见上,余则随证加减,原方无剂量,因为诸药之剂量也是随病机变化而变化的,是灵活的,不是僵死的。

这个方是用来治疗外感了风邪挟温病证的,由于风、温俱属阳邪(病邪性质偏阳),阳邪易袭阳位、伤阳络,人体的阳位是哪里呢?就是头部,其位最高,其汇诸阳经脉,所以外感风温后常有头痛的症状。还有哪里是阳位呢?那就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屏障——皮肤肌表,其位最外,当风温邪气入侵身体时还常常先在肌表的部位与正气争斗,当这里变成战地,这块“地”正常的生理功能很难发挥出来,所以还会有畏风的症状。

此外,肺为娇脏,诸邪易侵,而胃为营卫之源,故而肺胃也会在风温入侵时进入时即进入戒备甚至战时状态,出现咳嗽、口渴、苔白、脉浮数等症状。除了这些症状,还可因风温邪气比重、人体体质偏向而有其他症状,不过一般具有上述症状时就可以基本判断为风温袭表了。此时机体正气尚充盛,外邪还未攻开身体的“城门”,“表未解当先解表”,在城门上、城门外把外敌给赶走。此时若是用泻下剂、清热剂就相当于是在城内放了大水往城外冲,敌人也许是冲走了,自己人也冲走了,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啊!这一波战役是结束了,可城内空虚,门洞打开,别的邪气之敌也很容易攻占了我们的身体!

《黄帝内经》有言“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治疗大法不可变,那这种热要解决掉不可以用寒凉之剂伤正又用什么呢?总不可能用麻桂辛热之品“以毒攻毒”吧!这当然是不行的,治疗温病医家总说“存得一分津液便得一分生机”,用辛热之品会助风温燎原损耗自身的津液的,津液是人体正气的一部分,都已经有口渴的症状了,怎么还能下黑手呢?

所以陈平伯选用了薄荷、桑叶这类微凉微辛的轻清之品,前者疏散上焦,后者善走肺络,这就像用可快速移动的“高压水枪”,精准打击,把敌人给“滋”回去,不误伤自己人。前胡、杏仁、桔梗三者并用,均微辛微温,可升降相因、疏通津气,帮助肺气恢复正常的功能,这就像城内调兵遣将、安排后勤等等,这不是谁单独的战争,是整个人体的保卫战。

这里有个问题了,前胡、杏仁都偏降,桔梗一味偏升,不是要平衡相因吗?这又是何故?因为患者有了咳嗽的症状,表明内在的病机——肺气上逆为重,不能肃降是次,用药物偏性来纠正人体偏性时就要考虑到偏向的主次而用药也有轻重;川贝微寒,甘苦皆俱,可化痰止咳、清热散结,还有润肺之功,兼具攻敌与后备之力,是个“好兵”啊!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