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02-11 20:0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一个人可以孤独到什么样子?——那就是,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

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从事生产活动,人在生产活动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众所周知,人类是群居动物,个体的实践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进行,而实践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那么,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心理学: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是在追求精神独立

 

个体主观的“长久”体验

进化心理学理论对关系形成提出了诸多假设,如:互惠的利他主义、友谊联盟等多种理论。

社会研究学者认为,关系是社会交换方式的一种,在社会交换中个体能够自主选择相关代价和所获利益,而互惠利他主义则是对非亲缘关系者的利他主义倾向,是因为施助者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点上能获得回报。

在生活中,长久的亲密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因素正是“付出总有回报”。

一段关系中包含三个因素:

  • 情感成分:个体与他人在思想和感情上的分享,以及与信任、关怀、理解、忠诚、欣赏等有关的内容
  • 共有成分:一同参与的社交活动,相似的三观和兴趣爱好
  • 社交成分:沟通交流、消遣
心理学: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是在追求精神独立

 

那些断绝与所有人联系的人,认为自身的“长久”才是在社会生活中一直追求的目标,但同时也存在着让人痛苦的因素:失败的亲密关系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自我需要的满足会产生快乐,这种快乐有时会有新的欲望产生,而新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感觉苦闷,有的时候即使得到满足,依然会有一种空虚的心理状态。

因此,当个体的行为所获得的心理体验是糟糕的、负面的,就无法获得自我满足的需要,便想独自一人生活。

认知失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各种认知元素,个体对周围环境、他人对自身行为的看法、态度,这些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类关系:协调、失调、不相关。

心理学: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是在追求精神独立

 

人通常为了寻找内心世界的宁静,会刻意规避令自己感到痛苦的负面关系

生活中,与之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比如:有一类人,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无法和他人建立关系,认为自己在他的世界里是唯一的主宰,无须看别人脸色,更不用为了别人而委屈自己。

因此,这种行为不是被迫的,而是自由选择的,个体主动选择关闭与外界信息的通道,别人无法进入,自己难以出去。

心理学家海德认为,人类普遍的存在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在认知中产生了不平衡、不和谐性,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并促使认知结构向平衡方向发展。

心理学: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是在追求精神独立

 

当个体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别人或者正在被别人控制时,通常有两种反应:一是顺从环境,承认他人的独立性,合理改善关系;另一种则是直接放弃关系,断绝所有人的联系,回到自己的世界中。

这类人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很多失败、不友好的亲密关系,而自身又无法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于是一步步选择逃避。

自我需求失衡

欲求是人的生存本能,动物更是趋向于自我保存与完善,欲求的产生是人自我生存发展的本能需要。

每个人都有一种克服孤独、追求与他人融合的动机和需要,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是社交活动中的基础,即便在狭小的人际圈中,也需要及时调整与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是在追求精神独立

 

从人际认知的角度上来看,为了避免生活中的冲突,有一部分人会避重就轻,像鸵鸟一般将自己躲起来,认为在关系中感受到的都是不好的东西,于是选择与所有人断联。

当一段关系出现问题时,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为自己和他人负责,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

没有人能够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人们都想要活得简单,但复杂性才是生命的主流。现代社会,人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各种联系之上的,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

就连隐士陶渊明也会时常到朋友家喝酒聊天,哲学家尼采这个颠沛而不合群的人也是为一些朋友所包容的。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