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困惑人人有,我国社会心理行业人才缺口大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1-03-09 11:2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建辽宁省主委武献华提交了题为《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大会发言。

武献华首先指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社会心理行业人才队伍缺口较大,全国各地都存在“等米下锅”的现象。

他提到,据调查统计,在辽宁省大连市“7·22”疫情防控工作中,卫计部门抽调心理医生入驻隔离酒店,但由于心理医生数量不足,加上从持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人员中征集的志愿者,可以进驻隔离酒店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的人数仍不足大连市心理学会和协会登记会员的2%。

武献华表示,通过在一线酒店隔离工作的社会心理指导师工作中统计取得的数据:“心理健康人群占比73.3%,心理亚健康人群占比22.0%,心理异常人群占比4.7%。”分析后发现:心理困惑人人都有,人人都需要社会心理服务和支持,但当前社会心理行业人才队伍力量不足,我们需要一支更加强大和稳定的社会心理指导师服务队伍。

为此,武献华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指导师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社会心理指导师队伍,通过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心理服务提供专业人才。以“发展心理健康事业、提高全民素质”的理念,发挥专业特长,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二是推动社会工作者向心理服务专业化的目标发展,为补足人才短板,加强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指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社区人员帮扶项目、信访局心理调解室、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残疾人心理康复服务中心、职工帮扶心理中心、妇女儿童心理援助中心等,在心理知识宣传培训、协助接访、为未成年人免费提供心理援助、对机关干部职工、残疾人实施心理关怀等方面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专业作用。

三是构建“信访+心理”新模式。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结合信访人员的特点,由政府领导、信访局、社会心理指导师等共同组成信访工作小组,协调组织各小组工作,推动深入基层下访,确保信访人案结事了、停诉息访,即“政府主导—信访实施—社区支持—心理援助”四位一体新模式。

四是制定《社会心理指导人才培训纲要》,为规范社会领域心理人才培训工作提供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学习与应用相一致。

第二,创社会服务的先河,解政府和百姓的心惑

一是“心灵驿站”下基层。为街道、机关、学校、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推进依法治理、以德治理有机融合,筑牢社会心理安防屏障,让“心灵驿站”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按照要求有序开展方案制定、队伍成立、阵地建立、明确责任、强化培训等多个阶段的工作。对“不良状态”心理问题人群、“心理障碍”问题群体、因矛盾纠纷引发心理问题的重点人员等开展入户走访、个案访谈、心理疏导、心理培训、团体沙龙等社会心理服务。

二是“心理关爱”讲科普。通过积极推进社会心理人才培训试点,通过“幸福大讲堂”心理健康科普讲座,满足社会心理服务站(中心)岗位需要,在抗疫防灾和社会治理工作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节庆服务”倡志愿。公益在左,商业在右,把社会心理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九九”重阳节、“10·10”世界精神健康日、“科普日”等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节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工作,为不同群体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团体心理辅导体验以及个案咨询等。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