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只需“电”一下,中风患者上肢功能有望恢复!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1-05-06 12:0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卒中,通常称为“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CVD)。脑卒中是由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7%。中国是全球卒中负担最高的国家,终生风险高达39.3%。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高”的特点。目前,我国带病生存者高达1300万。

尽管静脉溶栓治疗和取栓治疗已经极大改善了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但中风后致残负担极高,大约80%的急性卒中患者有上肢运动障碍,其中50-60%的幸存者在中风后6个月后仍有持续的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目前,有关中风后康复治疗尚缺乏统一的指导。通常,缺血性中风发病48小时后,只要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始康复训练。而发病6个月尤其是3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间段。

此前,有动物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刺激配合康复运动有助改善中风大鼠的大脑功能和前肢运动恢复。那么,中风患者是否也能通过此治疗康复呢?为此,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领衔,来自英、美两国的专家开展了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上。

这项关键性随机、三盲、假手术对照试验在英国和美国的19个中风康复服务机构进行。纳入缺血性中风后至少9个月的中重度上肢无力的参与者,将其随机分配(1:1)到与迷走神经刺激结合康复治疗组(VNS)或 与假性刺激结合康复治疗组(对照组)。

所有参与者都被植入了一个迷走神经刺激装置。VNS组接受0-8毫安、连续100ms的刺激。对照组则接受0毫安的脉冲。参与者接受了6周的诊所内治疗(每周三次;共18次),然后是家庭锻炼计划。主要研究结果是在完成匹配治疗后的第一天,用FMA-UE评分来衡量损伤的变化。

在2017年10月2日至2019年9月12日期间,106名参与者完成了治疗,其中52人为VNS组,54人为对照组。在完成门诊治疗后的第一天,VNS组的平均FMA-UE得分增加了5.0分,而对照组增加了2.4分(组间差异2.6,95% CI,1.0-4.2)。

在诊所治疗90天后,VNS组在FMA-UE评分上的优势仍保持。VNS组47%的(23/53)达到了临床意义的改善,而对照组仅为24%(13/55,组间差异24%,6-41)。 同时,两组在安全性方面表现相当:VNS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1%和76%的患者出现至少一项不良事件。

综上,对于缺血性中风后长期、中重度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迷走神经刺激与康复治疗相结合为中风患者康复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