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可以治疗高血压伴随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6-19 11:25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梁天韵)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近日公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发现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可以治疗高血压伴随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提出高血压治疗的新机制和新的药物评价指标。

据介绍,血压的调控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动脉血压一般在夜间入睡后降低10%-20%,清晨迅速回升。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尤其是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明显减小。临床证据表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为研究如何改善紊乱的昼夜血压节律,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张岩副研究员、张秀琴研究员、肖瑞平教授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恒河猴,建立了自发性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模型,并通过手术植入血压无线遥测系统,对恒河猴的24小时血压进行长达数月的实时连续测量。

结果发现,自发性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恒河猴模型不仅血压升高,而且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也显著变小。而后给恒河猴应用一线临床抗高血压药物伊普利酮,其中含有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发现恒河猴的血压降低,而且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也明显恢复,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得到改善。研究进一步发现,血液中炎症因子和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浓度也有所降低。

研究首次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上证明了改善紊乱的昼夜血压节律也是伊普利酮治疗高血压、保护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因素,同时发现了新的伊普利酮作用机制。

此外,自发性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为临床高血压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动物模型。与常用的啮齿类动物模型相比,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药物代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遗传等方面与人类更加类似;而与人类相比,该模型又具有不受药物和生活方式的干扰、研究条件可控性强等优势。

据悉,这项成果近期发表于《自然》子刊《科学报告》。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